1.倾听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的评价建议,协调医患问题,解决实际困难。
2.设 “意见薄” 收集并改进,开展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,提升服务水平,加强医德医风建设。
3.指引就诊路线、介绍名医专科,协助完成就诊检查。
4.为特殊患者提供爱心陪伴服务,协助办理入院并送病房交接。
5.提供专家专科专病门诊咨询,为特殊患者预约车辆接送。
6.畅通绿色通道,协助处理危重患者并护送至急诊或病区。
7.严格执行多项审批盖章流程,包括疾病诊断证明、各类病历(含复印)、死亡证明、流产引产登记、劳模医疗优惠等。
8.提供政策、电话咨询及健康宣教,指导就诊预约、自助报告机操作等。
9.督促实名制挂号,完善预检分诊,落实就诊流程,协助危急值安全管理。
10.管理门诊环境与诊疗秩序,疏导分流患者,协调处理医患矛盾。
11.协助巡查门诊流量与窗口服务质量、及时疏导分流各窗口等待人员,监测统计门诊数据并上报,做好号源管理。
12.保障电梯安全,疏散隐患区域患者,避免意外。
13.联络管理志愿者,并合理安排岗位;承担医学院校学生门诊带教。
14.便民服务措施:
(1)免费提供一次性口杯、茶水。
(2)提供笔、老花镜、雨伞等物品借用。
(3)设失物招领箱,方便查找丢失物品。
(4)引导共享轮椅使用,预约推车服务。
(5)设公用电话方便联系。
(6)为聋哑人士提供助听器、盲拐等辅助设施。